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

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指出科技发展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技术

B. 促成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

C. 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D. 启发袁隆平成功选育“南优二号”

 

C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邓小平强调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为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故C项正确。A选项说法错误,无法得出科技发展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技术这个结论,而且这个结论本身也是有问题的。材料没有涉及到我国的全民教育方针,故B项错误。无法从材料中看出它对袁隆平的“南优二号”产生直接作用,所以排除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05月,有读者向汉口的《东方时报》投书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由此可以推断

A. 新政没有取得实际成效

B. 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C. 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

D. 新政措施缺乏时代性及民众支持

 

查看答案

传统中国乡村民众一直使用阴历的历法纪时体系,到清末民国,阳历纪时体系、钟点时间等开始初步涉入民众生活之中,农事节律的时间轴心作用逐渐减弱,乡村民众时间表现出多元化趋势。这一趋势深刻反映了

A. 新式交通引发民众时间观念转变

B. 辛亥革命促使民众生活习惯转变

C. 经济结构变动诱发民众生活嬗变

D. 小农经济衰退无需使用农事节律

 

查看答案

在1926年印度放弃银本位制之后,中国在当时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以银为货币的国家。1929﹣1933年我国白银流动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流出上海

流入上海

入超(以﹣号表示)出超(以+号表示)

1929

123.9

182.8

+58.8

1930

109.2

142.5

+33.2

1931

111.7

166.7

+55.0

1932

160.9

19.8

﹣141.1

1933

103.9

26.2

﹣77.8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商此和金融月报》(1929﹣1935年)

据上表可知

A. 国际银价的下跌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B. 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严重受挫

C. 中国在世界市场中处于从属地位

D. 在经济大危机中我国受冲击最大

 

查看答案

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其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文件

A. 反映出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B. 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

C. 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维护人民公社的经营自主权

 

查看答案

《申报》创办于1872年,由英商美查创办,开办之初,即反复申明其与《京报》的区别:“新报是合朝野之新闻而详载之,京报仅有朝廷之事,而闾里之事不与。”此后朝廷要员也曾在奏折中引用过《申报》文章。这说明《申报》

A. 是服务于外商意愿的经济类报纸    B. 具有广开言路、沟通朝野的作用

C. 是民办报纸,缺乏舆论监督作用    D. 符合民众需求并且宣传民主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