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一五”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1952年形成草案,1953年开始执行,...

新中国“一五”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1952年形成草案,1953年开始执行,1954年基本定案,到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这反映出当时

A. 社会主义建设中急于求成    B. 中共摸索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C. 国家对工业建设十分慎重    D. 法制欠缺,国家制度不完善

 

C 【解析】材料中仅是对一五计划的制定过程阐释,与急于求成无关,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中共摸索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三大改造的完成,故B项排除;据材料信息可知 “一五”计划的提出、编制、多次讨论修改可以看出国家对“一五”计划的制定是非常慎重的,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的表述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法制建设与国家制度建设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 【点晴】紧扣“一五计划”制定过程去分析归纳,反映国家对工业建设的慎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一张新闻照片,显示的是1938年9月18日,济南街头人们手持五色旗游行,队伍中出现两个玩偶,一个是“祸国殃民的蒋介石”,一个是“助纣为虐的宋美玲”。这种宣传主要是为了

A. 消减中国人民的团结抗日意志    B. 揭露蒋介石对中国革命的破坏

C. 表达中共“打倒美蒋”的态度    D. 表示山东军阀对中央政府不满

 

查看答案

西方记者惊叹,这是自游牧时代以来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这是中华民族的出埃及记,某地成为中国的迦南。这不仅仅是一次民族生命的死里逃生,这也是中国南宋、明末以降民族精神凤凰涅槃式的现代复兴,而且是整个东方历史性惊觉奋起的史诗图景。材料中被称为“中国的迦南”的某地是

A. 武汉    B. 昆明    C. 重庆    D. 延安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了“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 放弃“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

C. 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 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

 

查看答案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 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 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 汉族士兵投机革命

D. 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期刊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

A. 爱国主义    B. 民主科学

C. 追求真理    D. 平等进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