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汉书...

《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这两段文献资料中涉及的都是(  )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私营手工业

 

B 【解析】东西织室是西汉时在首都长安设立的服务于皇室的工场,只为帝王、贵族服务,属于官营手工业,故选B项。A、C、D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信息“织室,在未央宫”“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官营手工业,结合所学进行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叶茵《田父吟》诗说:“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

A. 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    B. 农业水利灌溉技术的落后

C. 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 赋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潮汕方言当中,男人意为打捕,女人意为煮娘。这可能反映了古代潮汕地区(     )

A. 男女分工明确,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B. 纯粹的海洋渔猎文明,不存在农业生产

C. 女性居于家庭主导地位,男性地位不高

D. 男女平等,排斥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查看答案

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

A. 商业运输方式的变化    B.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 经济结构的变化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火药的发明要追溯到中古术士的炼丹实践。一般认为,术士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了含有硝石、硫磺和木炭成分的混合物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现象,时间不迟于唐代。……12世纪至13世纪,在宋金元三朝的长期战争中,出现了利用高硝火药冲击波的硬壳爆炸弹以及原始的管形火器。最迟13世纪末,元朝军队已开始装备管形金属火器,此后火药主要用作发射药。……13世纪前后,中国火器技术向周边扩散,间接催生了欧洲的火药武器。16世纪前叶,欧洲火器又经海路传入东亚。17世纪末,清廷掌握的火炮技术接近欧洲水平,但此后便长期停滞

——摘编自张文静《追寻古代火药发展的足迹》

材料二有人曾经统计过近代以前中国科技成就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成就,并将二者进行对比,在公元1世纪至16世纪这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科技发明都占据全世界的半数以上,而在16世纪以后,这个比例骤然下降,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陈。

——摘编自林晨音《成就灿若繁星16世纪前中国科技一直是“领头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火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西方科技异军突起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