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政治家,其中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政治家,其中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材料一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很多……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一一《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唐太宗在《贞观政要》卷八中认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唐太宗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肯定秦始皇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否定秦始皇的理由。与秦始皇相比,他在政治经济政策上主要有哪些不同?

 

(1)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模式: (2)理由:秦始皇实行暴政而亡。 不同:吸取隋亡教训;完善制度;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重视法制。轻徭薄赋,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解析】本题考查对秦始皇的评价,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毛泽东肯定秦始皇的理由,应当联系教材所学,从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来说明。 (2)唐太宗否定秦始皇的理由,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来回答。与秦始皇相比,唐太宗在政治经济政策上主要不同,应当联系所学,从吸取隋亡教训、完善制度、知人善任、轻徭薄赋等方面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作了重要准备。

——《中国全史》

(1)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出现的原因。

(2)有人认为,戊戌新政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有特别的意义,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反映的内容是否属实?请简要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是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的?

(3)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材料三中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

 

查看答案

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说: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符合其有所不为的是

A. 严词拒绝由他当国王的提议    B. 领导北美独立战争

C. 反对美国独立之初的邦联制    D. 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

 

查看答案

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虚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为此,他主张 (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按三权分立建构政权

C. 两党交替执政    D. 按民主原则选举总统

 

查看答案

某班同学在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找到一段材料:“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以下是他们对“压迫的大树”的几种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 查理一世的统治    B. 克伦威尔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

C. 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D. 威廉三世的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