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丁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丁之条鞭。地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丁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丁之条鞭。地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地之条鞭。敝邑所谓条鞭者,税粮不分廒口,总收起解,差役则除去三等九则之名,此照地偏派,丁不论贫富,每丁出银若干,地不论厚薄,每亩出银若干,上柜征收,如募应役,而里甲之银附焉。

——(明)张萱《西园闻见录》卷23

材料二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广东诸省已有行之者。至是准直隶巡抚李维钧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嗣后直省一体仿行。

——《清史稿·赋役仓库》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赋役制度的特点。

(2)与材料一相比,清雍正、康熙时的赋役制度有何重大变化?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改革有何意义?

 

(1)特点:赋役征银;简化征收项目;差役等摊入田亩中,按田亩征收。 (2)变化:把丁税摊入田亩中,和田租合并按田亩征收地丁银。 意义:赋役征银,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田亩纳税,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在法律上不再纳税,赋役不均的现象有所缓和;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丁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丁之条鞭。地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地之条鞭”可归纳为赋役征银;根据材料“税粮不分廒口,总收起解,差役则除去三等九则之名,此照地偏派”可知简化征收项目;根据材料“丁不论贫富,每丁出银若干,地不论厚薄,每亩出银若干,上柜征收,如募应役,而里甲之银附焉”可归纳为差役等摊入田亩中,按田亩征收。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可知是一条鞭法,而材料二是“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至是准直隶巡抚李维钧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嗣后直省一体仿行”即摊丁入亩和地丁银。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人身依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推动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即可。 点睛:解决本题的三个关键步骤 (1)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一般采取带着问题对材料的方法。第一明确问题内容“特点、变化、意义”;第二根据问题读材料。 (2)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明确材料关键信息“丁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丁之条鞭。地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地之条鞭” “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至是准直隶巡抚李维钧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嗣后直省一体仿行”等。 (3)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 整体分析:本题引用明清赋役制度改革的材料,设置三个问题,涉及改革“特点”“变化” “意义”的考查,难度相对简单。一般来说,关于改革史的内容,常见题型是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比较不同、 说明特点、指出原因、评述/评析观点、思考启示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朝的这一制度成功地防止欧洲人渗入中国内地,将普通的中国私商排除在对外贸易之外,表面上也保持了中华帝国的“尊严”。通过关税和对行商的勒索,掠夺了对外贸易的大部分利润,从而使中国商人阶层不能因对外贸易的发展而成长。而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首的西方商人在广州制度下则能以合理的价格得到中国商品,满足西方市场日益增长的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并毫无风险地获得巨大利润,尽管他们对广州制度仍有诸多抱怨。

——庄国土《广州制度与行商》

对材料中关于广州制度的观点进行评价。

(要求:评价时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选择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进行评价;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本届国会及其权力机关特规定: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亚洲、非洲或美洲……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爱尔兰,或本共和国所属或所有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属于本共和国的船舶仅指其业主或合法所有人确系本共和国人民,或住在殖民地的本共和国人民,并无假冒等情,其船长及船员大多数又为本共和国人民。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1816年美国颁布了《1816年关税法》,对铁制品征收30%的关税,对棉织品和毛织品征收25%的关税,而且对需要加以保护的工业原料进口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特别关税。1930年6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提高75种农产品和925种制造品的关税率。

——邓峰著《论美国关税法的演变》

材料三根据《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的议定,中国海关由英国人“帮办税务”,对一般进出口货物仅按“值百抽五”征税;货物转口运输,除按值百抽二点五的子口税外,免征一切内地税。

1928年7月25日,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条约规定:历来中、美两国所订立有效之条约内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并船钞等项之各条款,应即撤销作废,而应适用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法国、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瑞典、英国、西班牙等国也陆续与南京国民政府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或“新关税条约”。

1928年12月7日,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海关进口税则”,将各国于1926年3月在“关税特别会议”上同意的七级附加税率,再分别加上5%的进口正税,共有八级税率公布为第一个国定税则,其税率分别为:7.5%、10%、12.5%、15%、17%、17.5%、22.5%、27.5%。

——《中国经济史论坛》

(1)指出材料一中英国国会规定出台的主要历史条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规定的意图。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市场的角度,分析英国、美国的规定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关税发生的变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南京国民政府在关税方面的做法。

 

查看答案

下图为漫画《赫鲁晓夫在窥探欧洲共同市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

A. 讽刺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落后性    B. 批评“冷战”造成了欧洲的分裂

C. 讥笑赫鲁晓夫依靠柏林墙了解西方    D. 赞扬赫鲁晓夫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

 

查看答案

美国传记作家弗农·阿·沃尔特斯在其所著《秘密使命》一书中,评价与美国相关的某事件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一个国家,即美国,去资助它的竞争者,回过头来再同它竞争。”他评论的是

A. 1944年美国倡导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    B.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国情咨文

C. 1948年美国制定的马歇尔计划    D. 1949年美国和英、法扶助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查看答案

“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政府分得的那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们的权利就有了双重的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个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联邦党人文集》2004年版第51篇)。材料主要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

A. 限制政府权力的设想    B. 秉承人民主权的思想

C. 要求独立立法的愿望    D. 奉行州权主义的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