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位作家两次访问访苏联,第一次给其印象是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对苏联社会主义表示怀疑;1934年第二次访苏,该作家却向斯大林表示:“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导致该作家对苏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 苏联已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 B. 苏联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功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复苏无望 D. 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
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通过了“土地保持和国内拨款法”,政府共派出250万青年参加“民间资源保护队”,还出资购买了大片森林和风最区建立国家公园。罗斯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培养青年 B. 调整劳资关系 C. 保护环境 D. “以工代赈”
青岛啤酒是1903年创建的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名牌厂商,1976年在深圳库存的4万多箱啤酒中,发生爆炸的竟有2万多箱,1978年,青啤出口到香港的啤酒中有一瓶里有毛刷。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是
A. 体制僵化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B. 企业产品质量下滑失去出口市场
C. 企业发展缺乏先进科学技术 D. 企业尚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 商贸中心的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 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D.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A. 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B. 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
C. 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 谈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将政府具有供给责任的公共服务、政府机构自身的后勤性服务与行政工作相关的技术服务,承包给具有条件资质的市场主体或社会组织。政府部门主要承担购买者的角色,对服务生产质量和过程进行界定、监督、控制和评估。这反映出英国
A. 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B. 调整了政府经济职能
C. 放弃政府干预经济
D. 有计划性的发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