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他们虽主张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赋予君主以很大权力;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张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正是在如何对待西学和传统文化两大问题上,维新派给旧势力留下广阔的活动空间。改革者的怯弱只能给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增添一份步履艰难的特点。

——沈渭兵《困厄中的近代化》

材料二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我理解由著名德国学者格奈斯特和施泰因所提倡的国家组织之梗要,我对其观点知之甚深,乃是可为帝国大厦奠定基础而不至减损天皇权威。回观国情,人人皆信乎英美法自由激进之论,视其为金玉良言,以至国家几被损毁。但我已有纠正之理由,报国正是此时,我深信实现此信念至为重要。

——伊藤博文(1882年)

材料四对近代化动力的作用评价,史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革命不如改良,革命只具破坏作用,凡以大革命形式实现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国家,在转型过程中往往动乱频繁,国无宁日。而凡是通过改革转入近代化道路的国家,则能保持稳定的发展。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改良主义走不通。必须采取革命方式,彻底推翻旧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近代化。

(1)据材料一指出“改革者的怯弱”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历史依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选择“天皇制政体”的原因。指出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体制上的不同结果。

(4)你赞成材料四中的哪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至少两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1)不撤旧衙门;不抑制君权,赋予君主大权;尊孔学为国教。 (2)历史依据:政治上,倡导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思想上,宣传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促进民族意识觉醒。 (3)原因:天皇制在日本有深厚的基础;借鉴德国的经验,吸取英法美革命引起社会动荡的教训;武士阶层是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领主经济占据统治地位。结果:中国戊戌变法没有实现政治体制的变革,日本完成了幕藩体制向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转变。 (4)看法一:革命不如改良(或改良优于革命) 史实: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体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挽救了民族危机,并逐步成为亚洲强国。由此可见,改良是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取决于国内外主客观条件。改良以渐进、和平的手段来进行政策和制度的调整,避免了激烈的社会动荡,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看法二:革命优于改良(或改良主义走不通)。 史实:1789年法国大革命摧毁封建制度,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并震撼了欧洲大陆封建秩序。北美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革命是社会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取决于国内外主客观条件的成熟。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它使社会发展实现飞跃和进步。 【解析】(1)根据材料一“虽主张改革专制政体,而改革官职又不撤旧衙门,只设新衙门;他们虽主张设置制度局以实现立宪政体,但设计的主旨旨在君民共治,与西方议会抑制君权不同而赋予君主以很大权力;在思想上他们鼓吹民权,主张开发民智,但实践上却提倡‘保教’,要把孔学尊为国教而顶礼膜拜”,可以从不撤旧衙门、不抑制君权、保教等角度归纳。 (2)答题的关键是对“现代化”的理解,其包括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从这三方面回答即可。 (3)日本近代选择“天皇制政体”的原因可以从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动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可从戊戌变法改变中国的政体和日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来回答。 (3)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二“革命不如改良,革命只具破坏作用”可以归纳为革命不如改良(或改良优于革命)。根据材料二“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改良主义走不通”可以归纳为革命优于改良。任选某一观点作答。第二小问论证,选革命不如改良,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积极影响来回答。革命优于改良,从成功的革命,如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积极影响来回答。 点睛:本题第三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对题干所述史实进行分析解读、并加以论证的能力。考生可以自己根据题目要求就某一时期高考历史命题的特征进行论证,也可以就不同时期高考历史命题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可以对学者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或者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但是必须做到的是先亮明自己要探讨和论证的观点,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做到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

A. 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

 

查看答案

《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上述材料说明

A. 周公取代周天子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 西周形成了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政治格局

C. 西周完成了从政权巩固到制度建设的过程

D. 西周完成了从分权政治到集权政治的转变

 

查看答案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 分封制受到冲击

 

查看答案

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查看答案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 爵位

B. 官名

C. 谥号

D. 行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