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记载,郑国共叔段叛乱,段的儿子公孙滑逃到卫国,卫国人替他进攻郑国,占领了廪延。郑国人率领周天子的军队、虢国的军队进攻卫国南部边境。据此可知当时
A. 诸侯能与周王分庭抗礼 B. 封建专制影响社会稳定
C. 已经出现礼崩乐坏局面 D. 血缘琉远导致诸侯叛乱
《儒林外史》全书没有一个中心人物,它是由许多不同个性的人物形象构成的一本描写社会生活的书,其中商贾形象占有一定比例.而其间大部分是扬州盐典商人的形象。此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B. 扬州经济日趋繁荣
C. 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D.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A. 趋利避害 B. 精耕细作 C. 量力而行 D. 扬长避短
汉朝初年,2000石以上的大官僚可以送子弟京师为郎,称为“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也可以候选为郎,叫做“赀选”。其后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之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宣告确立。这一变化表明
A. 地方政府的任用官吏权逐渐扩大
B. 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
C. 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
D. 选官制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35一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到,“自建兴以来,吏民…… 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由此可知
A.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
B. 人们经商逐利的商业意识浓厚
C. 官吏涉足工商业活动滋生腐败
D. 三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明代中枢权力问题提出了如下公式:
明朝政府决策出台=内阁票拟+皇帝批红(仅仅批写几本)+太监批红(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代笔)
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决策出台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