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事年表 1946年 美国发明电子计算机 194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事年表

1946年

美国发明电子计算机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48年

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

1967年

欧共体建立

1970年

绿色和平组织建立,以“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为使命

1981年

艾滋病被发现

1982年

美国主张男女平权的宪法修正案没有获得国会批准

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开始建立

1993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签定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2000年

世界人口达到60亿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

恐怖分子袭击美国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文明史观辩证阐述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要求:史实运用合理;文字表述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12分) 示例: 二战以来,人类文明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在物质文明方面,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集团的建立,由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演进,中国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说明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市场经济是大势所趋。人类文明在经济方面已融合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政治文明方面,二战前的欧美各国普遍建立了民主政治,亚非拉国家也把追求政治民主化作为革命的目标;而二战后的联合国通过《人权宣言》以及美国男女平权运动,说明追求自由平等已成为时代潮流。在精神文明方面,以电子计算机等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说明人类对发展和自身命运的反思。 但人类文明的演进从来都是与问题相伴而生的。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会带来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等一系列问题,绿色和平组织的建立正说明问题的严重性。1982年,民主政治发达的美国并未通过主张男女平权的宪法修正案,建立自由平等的民主社会任重而道远。科技的进步仍不能克服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威胁。虽然和平是当今的主流,但仍有恐怖主义等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存在。 总之,二战以来人类文明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发展与问题并存,文明与危机共生,而人类文明要获得新的演进,就要不断解决人类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就要不断克服种种生存危机,以迎接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评分说明:一等(9-12分) 文明史观统领全文;(3-4分) 对材料提供的史实运用充分,史论结合;(3-4分) 多角度阐述;(1-2分) 辩证思维。(2分) 二等(6-8分) 运用了文明史观;(1-2分) 运用了材料中的多个史实,史论结合;(2-3分) 两个以上的角度阐述;(1分) 辩证分析。(2分) 三等(0-5分) 没有运用文明史观;(0分) 罗列材料中的史实,有一定程度的史论结合;(0-3分) 两个以上的角度阐述;(0-1分) 正反两方面分析。(0-1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论证要充分,史论结合要注意思维的逻辑性。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联合国通过《人权宣言》;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标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城市的兴起见证了经济繁荣的奇迹,也使人们饱尝了“城市病”的种种弊端和苦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工厂主在自认为最有利于其经济活动的土地上任意建造厂房,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织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到19世纪早期,几乎所有快速增长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都达到了每英亩300人,低矮的工人住宅区到处都是水洼,被垃圾、度弃物和臭气所包围.……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法案涵盖了对城市街道、住房、卫生设施和公共空间进行治理的内容,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物质环境实行管理的原则。随后,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住房与城市规划的一系列法案,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规划基本得到完善.

——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随着租界的设立和扩张、中外贸易的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上海人口由1843年的27万增长至1910年的128万余人,但这些人口主要是迫于战乱、灾荒和农村经济的凋敝而流入上海,当时的城市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不及实际需求,导致流入城市者大多成为触目皆足的城市贫民,被迫在城市边缘地带搭建了成片的窝棚栖身。……上海开埠后的城市行政格局,实行华洋分治,近代西方样式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地进入以租界为中心的上海城市生活领城,城市管理也趋制度化;在租界以外的华界如豫园所在的上海老城区,尽管人口拥挤,近代市政设施却几无踪影……随着上海工业的发展和城区的扩展,近郊农村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如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沿淞沪铁路天通庵与江湾车站之间,有威士例革厂,傍江湾河而立,凡厂中秽水,皆于河中。”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近代成市化进程中。

——摘编自戴鞍钢《城市化与“城市病——以近代上海为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英中两国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出现背景。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英中两国城市治理效果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有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 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    B. 导致了贫困鸿沟不断加深

C. 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D. 同科技革命联系日益紧密

 

查看答案

1948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A. 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    B. 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

C. 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目的    D. 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 斯大林模式

B. 新经济政策

C. 罗斯福新政

D. 公私大合营

 

查看答案

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的灵感来源于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该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A. 优胜劣汰

B. 社会契约

C. 分权制衡

D. 天赐人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