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材料 清政府传统的中央权力机构主要是军机处和吏、户、礼、兵...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材料

清政府传统的中央权力机构主要是军机处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庚子事变之后到I905年,在新政过程中,清政府陆续设立了外务部等几个新机构,其中,1901年7月,清政府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成为清末办理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外务部的设立首先由西方列强提出,既是适应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需要,对于清政府而言,也有被迫无奈的意味.1906年9月,清廷设编制馆于恭王府,编纂官制的根本宗旨是“参仿君主立宪国官制”.然而,11月6日,清廷公布新的中央官制,宣布中央设十一部: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新官制没有采用责任内阁制,仍然保留了旧的内阁和军机处。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清廷官制改革出“新”的表现,并说明清政府将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清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背景,并对清廷官制改革进行评价。

 

(1)参访君主立宪国的官制,设立了一些新的机构。迫于西方列强压力,适应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需要。(2)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风起云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发展。新机构的设置虽然对旧官制有所改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的中央政府体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官制改革。 第(1)问,根据材料“编纂官制的根本宗旨是‘参仿君主立宪国官制’……清廷公布新的中央官制”可以组织出答案,结合材料“外务部的设立首先由西方列强提出,既是适应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需要,对于清政府而言,也有被迫无奈的意味”概括出答案。 第(2)问,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风起云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第二小问,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可知,清廷官制改革并没有起到长治久安、巩固统治的目的,但另一方面却推动了官制的近代化,注意辩证地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事年表

1946年

美国发明电子计算机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48年

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

1967年

欧共体建立

1970年

绿色和平组织建立,以“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为使命

1981年

艾滋病被发现

1982年

美国主张男女平权的宪法修正案没有获得国会批准

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开始建立

1993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签定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2000年

世界人口达到60亿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

恐怖分子袭击美国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文明史观辩证阐述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要求:史实运用合理;文字表述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工业城市的兴起见证了经济繁荣的奇迹,也使人们饱尝了“城市病”的种种弊端和苦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工厂主在自认为最有利于其经济活动的土地上任意建造厂房,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织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到19世纪早期,几乎所有快速增长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都达到了每英亩300人,低矮的工人住宅区到处都是水洼,被垃圾、度弃物和臭气所包围.……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法案涵盖了对城市街道、住房、卫生设施和公共空间进行治理的内容,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物质环境实行管理的原则。随后,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住房与城市规划的一系列法案,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规划基本得到完善.

——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随着租界的设立和扩张、中外贸易的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上海人口由1843年的27万增长至1910年的128万余人,但这些人口主要是迫于战乱、灾荒和农村经济的凋敝而流入上海,当时的城市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不及实际需求,导致流入城市者大多成为触目皆足的城市贫民,被迫在城市边缘地带搭建了成片的窝棚栖身。……上海开埠后的城市行政格局,实行华洋分治,近代西方样式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地进入以租界为中心的上海城市生活领城,城市管理也趋制度化;在租界以外的华界如豫园所在的上海老城区,尽管人口拥挤,近代市政设施却几无踪影……随着上海工业的发展和城区的扩展,近郊农村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如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沿淞沪铁路天通庵与江湾车站之间,有威士例革厂,傍江湾河而立,凡厂中秽水,皆于河中。”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近代成市化进程中。

——摘编自戴鞍钢《城市化与“城市病——以近代上海为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英中两国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出现背景。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英中两国城市治理效果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有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 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    B. 导致了贫困鸿沟不断加深

C. 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D. 同科技革命联系日益紧密

 

查看答案

1948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A. 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    B. 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

C. 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目的    D. 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 斯大林模式

B. 新经济政策

C. 罗斯福新政

D. 公私大合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