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下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就图示中任选2个角度进行史实论证,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肯定或提出新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表所示
各地区历史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百分比 | |||||
1年 汉平帝元始元年 | 1000年 宋真宗咸平三年 | 1500年 明孝宗弘治十三年 | |||
印度 | 32.9 | 印度 | 28.9 | 明朝 | 25.0 |
西汉 | 26.2 | 宋朝 | 22.7 | 印度 | 24.5 |
古罗马 | 21.5 | 阿拉伯 | 18.5 | 欧洲 | 14.6 |
西欧 | 10.8 | 非洲 | 11.8 |
|
|
|
| 西欧 | 8.7 |
|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并分析原因。分析指出11~16世纪欧洲经济地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25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西欧的繁荣来源于竞争性的、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的和私营企业制度的经济。但是几乎在所有的国家,这一时期的繁荣也都不同程度上伴随着广泛的经济计划、系统的政府干预,以及用以克服竞争性资本主义和商业周期的不稳定的社会服务体系。一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25年间”西欧经济增长的原因。
(3)从欧洲经济发展成功的案例中,我国可以借鉴哪些有益经验?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曾经指出:“与19世纪一样,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到处冲破壁垒打开市场,却阻碍第三世界的农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鸦片战争中,西方用战争来推行他们的不平等贸易;今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金融和财政手段几乎一样有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第三世界产品不能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B. 作者极力主张全球范围内废除贸易保护主义
C. 批评了有关国际机构促进社会公正方面无所作为
D. 痛斥当今国家采用战争手段扩大市场的行为
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简政放权时这样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此解读说: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朿下运用,不可有丝毫的任性。下面启蒙思想主张与之最为相似的是
A. 天赋人权 B. 三权分立
C. 自由平等 D. 社会契约
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州不论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
A. 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
B. 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
C. 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
D. 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
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权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这说明
A. 雅典当时对外战争比较频繁
B. 雅典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
C. 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D. 雅典的商品经济破坏了民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