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夏,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口者。女衫手臂则露出一尺左右,女裤则吊高至一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红洋纱背心,而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该言论表明
A. 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
B. 五四运动促进国人思想解放
C. 男尊女卑的旧观念逐步消除
D. 政府公开反对西方生活方式
1909年,革命气氛至为消沉,梁启超曾欣慰地说:“数年前革命之说遍天下,自预备立宪之诏既颁,乃如汤沃雪。夫一诏安能有此奇效?希望心有所寄,则民气不期靖而自靖。”材料表明
A. 辛亥革命缺乏应有的群众基础 B. 维新改良再一次成为社会主流
C. 梁启超始终坚持走改良的道路 D. 部分仁人志士热衷于立宪改良
《大清民事刑事诉讼法》规定:“凡左列各项不在查封备抵之列:一、本人妻所有之物。二、本人父母兄弟姐妹及各戚属家人之物。三、本人子孙所自得之物。”这反映了
A. 中国法律开始实行近代化
B. 封建家长制在法律上开始解体
C. 个人财产权正当性被承认
D. 家庭规模小型化成为发展趋势
兴办汉阳铁厂时,张之洞向英国梯赛特机器厂购买机炉。当该厂提出先化验铁石、煤焦质地而后始可配置与之相应的机炉的要求时,张却说:“以中国之大,何所不有,岂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分可耳。”英国厂方为之愕然,胡乱搭配了两座钢炉给中国。这表明洋务运动
A. 注重学习西方技术
B. 坚持清朝政府的领导
C. 存在盲目决策现象
D. 从中国资源现状出发
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拥戴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明神宗意欲立朱常洵为太子,遭到众臣的反对,最后朱常洛立为太子。这场国本之争反映了
A. 文官体制对皇权的制约 B. 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C. 皇帝失去了太子册立权 D. 历朝遵循嫡长子继承权
朱熹“还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因此,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基于此,他主张
A. 格物致知
B. 正心诚意
C. 学以致用
D.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