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

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这反映出当时

A. 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 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C. 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 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B 【解析】据材料“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当时官僚家庭、名人之家具有入仕优势,故B项正确;察举制是由地方推举人才,以“孝、廉”为依据,科举制的选官方式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科举制虽然有利于庶族知识分子参与政权,但无法消融阶级差别,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据此再结合科举制相关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要注意排除教材所学知识的干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宇文恺是隋代工部尚书,主持建造了许多大型建筑,尤其是主持建造隋朝新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为以后各代都城建设树立了样板。这一事例可以说明隋代

A. 诏令须由三省共同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议决的诏令

 

查看答案

口述史料主要指经过口传或为后人记录成为史料的民间传说、歌谣、历史人物讲话以及访问调查的原始资料。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天下放失旧闻”即口述史料

B. 口述史料是《史记》撰写的主要依据

C. 司马迁对口述史料持怀疑态度

D. 司马迁对口述史料进行了考证提炼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朝后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这反映了秦朝后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查看答案

按照明朝的规定,所有皇室支系,除皇太子以外,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封地居于各省,有极为富丽闳大的王府和丰厚的赡养,但不得干预地方政事,而且非经皇帝同意,不得离开他的封地。明朝统治者的这些规定

A. 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B. 大大树立了皇族的权威

C. 使分封制变为集权的工具

D. 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查看答案

在西周,贵族自称是周天子的“旧宗小子”,在受到天子的宠遇时他们会说:“万年保我万宗!”在《盏方彝》铭文中有记载:“万年保我万邦。”据此可知

A. 宗法关系已成为西周执政基础

B. 宗法制在政治上具有团结作用

C. 宗法与分封制度间的关系紧密

D. 血缘关系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