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7~1945年,蒋介石在日记中对共产党时而称“共党”,时而称“共匪”,飘忽...

1937~1945年,蒋介石在日记中对共产党时而称“共党”,时而称“共匪”,飘忽不定。这表明他

A. 交替实行联共反共政策

B. 对中共政策缺乏连贯性

C. 没有放弃反共防共立场

D. 蓄意破坏抗日统一战线

 

C 【解析】材料“1937~1945年”“对共产党时而称“共党”,时而称“共匪”,飘忽不定”说明抗战时期蒋介石对中共抱有很大的警惕,并没放弃反共防共的立场,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1945年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存在,国共联合抗日,故ABD项错误。 点睛:对材料“1937~1945年”“对共产党时而称“共党”,时而称“共匪”,飘忽不定”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的资料,于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

B. 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

C. 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D. 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 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 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查看答案

1901年2月,流亡在西安的清朝政府发出上谕,宣布今后的对外方针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还声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这体现出清政府

A. 以主权换治权

B. 主动赔款割地

C. 甘心做傀儡

D. 失去民心民意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B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

C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材料:1753—1851年广西人口、耕地面积和额定地丁银变化表

时间

人丁(万口)

耕地面积(顷)

额定地丁银(两)

1753年

197.6

87,401

——

1820年

742.9

89,812

393,545

1851年

782.3

89,620

694,984

 

据上表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可能是广西

A. 农民生活处境艰难

B. 受到外国侵略加剧

C. 小农经济发展迅速

D. 较早接受国外先进农业技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