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2)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

材料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3)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材料五中国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社会主义民主”涉及的是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5)材料四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作者的此观点说明了什么?

 

(1)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分散中央官员权力,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2)美:总统与国会相互制约,总统领导内阁;英: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3)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德国积极对外扩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从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近代英美德等国的政治制度、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苏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等方面来分析了政治制度的多样性。 (1)此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可以看出这是反映的秦、唐、明三朝的中枢权力机构,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体现的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从过程上看: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2)这一题要求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角度回答,实际上是考查美英两国政府首脑分别是什么,其与内阁和议会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所学可知,即美国是总统与议会相互制约,总统领导内阁,所以美国总统关键是“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英国则是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故英国首相“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3)根据“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可知其特点。由于这一特点是逆历史潮流的所以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也主要是消极的结合所学可知德国积极对外扩张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巴黎公社国家管理机构主要体现在有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而俄国建立的是政治体制是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成果的理解。根据材料四提供的信息可以归纳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二问可以从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

探究主题一东西方政治文明比照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1902年):“……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

(1)请结合古希腊和古代中国不同文明形成的原因评析材料中的观点。

探究主题二东西方经济文明交流

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并且获利颇佳……。福建沿海平原盛产甘蔗,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为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

(2)依据材指出清末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哪些新特点?简析其原因。

探究主题三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

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称“夷”(未开化的野人)。鸦片战争前人们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鸦片战争后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演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3)根据材料说明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通过以上探究,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2016年9月4日夜晚,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在最自然的美景与全息高科技的辉映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完美交融里,这台“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中国风,更有杭州味道”的水上交响乐实景演出,美妙绝伦,摄人心魄。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里,中华文化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B. 文艺演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最高水平

C.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相互融合

D. 中国借助文化活动向世界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查看答案

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图,下列对a、b、c、d四段关系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a段是由于美国长期坚持独立的侵华政策

B. b段是由于中美战时同盟关系和“铁幕”演说

C. c段是由于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孤立政策

D. d段是由于世界局势的变化和中日关系的推动

 

查看答案

1966年之后,与中国建交和半建交的40多个国家,30个与中国产生外交纠纷,4个宣布与中国断交。毛泽东承认“我们现在孤立了,没有人理我们了”。面对这样的外交局面,中国决定

A. “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B. 研制原子弹加强国防力量

C. 必须改善与美国的外交关系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查看答案

《华盛顿邮报》资深副主编莱利·韦茅斯对蔡英文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韦茅斯两次提到“大陆(mainland)”,蔡英文始终用CHINA一词指代大陆。蔡英文还批评美国政府自1979年后“不公平地”将台湾定义为“政治实体”,宣称“我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主国家”。这说明了蔡英文当局

A. 力图与美国平起平坐

B. 反对美国对华政策

C. 赞同“一国两制”方针

D. 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