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有人记载:“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摧毁
B. 传统手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C. 商品经济开始取代自然经济
D. 中国市场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
1913年,中国进口的各种机器总值仅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1.4%;但到1936年,已增至3800万关两,占该年进口总值的6.4%。其中来自英、日、美、德的纺织机械和电力设备名列前茅。究其原因是
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提供了有利环境
C. 辛亥革命扫除了发展的障碍
D. 第二次工业革命传入中国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 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 概排斥西方事务
D. 封闭边疆固守疆域
下图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淸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这反映出清代
A. 闭关锁国到被迫幵放的过程
B. 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
C. 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
D. 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
宋初,行“恤商”之法,如宋太宗诏曰:“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这一政策直接造成了
A. 商品经济的活跃 B. 土地兼并的炽烈 C. 重农抑商的放松 D. 重利风气的盛行
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地位,其产品
A. 主要满足官府的需要
B. 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 技艺质量始终居领先地位
D. 大量销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