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的国家。但在是否加入欧共体的问题上,英国人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主导因素在于英国( )
A. 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市场
B. 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政体相近
C. 企图控制欧洲并与美国全面抗衡
D. 念念不忘其昔日显赫的大国地位
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A. 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 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 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 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20世纪30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共学习苏联经验得到了民众支持 B. 苏区的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民
C. 苏区人民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领导 D. 红色政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A.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B.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 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十年“文革”在政治制度方面给党和人民最深刻的教训是
A. 必须打破个人崇拜 B. 必须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
C.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新中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直接目的在于
A. 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
B. 对少数民族实施特殊的保护
C. 维护民族大团结,防止可能出现的民族压迫情况
D. 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