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这是一次航母战斗群对航母战斗群的战争,也是美国海军一个著名战例。战役双方参战航母:日军4艘,美军3艘。各类巡洋舰和战列舰舰船:日军7艘,美军25艘。各类军用飞机:日车264袈航母舰裁飞机,美军402架飞机(含230架航母舰栽飞机加172架陆基飞机)。

中途岛战役双方损失情况,日军:4艘航母、三隈号重巡洋舰沉没,损失332架军机(包括备甩机),3,。57人阵亡,其中110名飞行人员。美军:“约克城”号航母、哈曼号驱逐舰

沉没,损失98架军机,307人阵亡,其中172名飞行人员

——《中途岛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途岛战役的背景和日美双方的各自优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战役的影响。

 

(1)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处于相对有利的态势;日本试图解除美国军舰队对日本的威胁。 优势:日军在航母数量上占据优势;美军在作战飞机和军舰总数量方面居于优势地位;美军还拥有地理优势。 (2)影响:日本海空军力量损失惨重,进攻的势头得到遏制,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背景,材料显示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中途岛海战前日美双方的战略态势,日军处于相对有利的态势,希望以此一战,彻底消灭美国海军,而美军实则准备充分,双方大战以美军胜利而结束;第二小问优势,材料中对日美双方的兵力加以对比,其中对航空母舰及其它军舰和作战飞机作了详细比较,可以在比较后得出优势所在,另外结合所学可知,中途岛离日本本土太远,日军要劳师远征,而美军则拥有地理优势。 (2)从材料中双方的损失情况来看中途岛战役以美军的大胜而结束,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此次战役对太平洋战场的影响,由于日军的海军受到重创,因此,中途岛海战成为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12月中旬,中国举行有史以来的首次国会选举。获得登记的选民共有近4300万人,占人口总数1/10左右,这一比例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议会选举相比也不算低。当然,除少数知识分子和热衷政治的人外,许多选民连如何运用选举权都一无所知,政治参与意识也较低。因此,实际参选人数并不很多。在选举中,首次出现了政党竞选国会席位的现象。选举结果,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中均占了绝对优势。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宋教仁一案曝光,引起舆论大哗,各界攻击矛头直指袁世凯。

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政治史上的一道奇特景观。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1913年10月6日,国会两院在所谓公民团(实为袁手下伪装的士兵警察及便衣特务)的叫喊声中,举行总统选举。这些人包围了国会,叫嚷“今日非将公民所属望的总统选出,不许选举人出会场一步”。但即使在这种恐吓之下,袁在前两次投票中仍未能获得足够当选的票数,而只是在第三轮投票中才得以获得多数选票。10月10日,袁正式就任大总统,临时政府也变成正式的政府。

——摘编自徐中约著《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表现。

(2)根据上述材料,对民国初年政治转型的艰难性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醒太平梦,彻夜不能眠。(注:“上喜选”为日文中的“蒸汽船”的谐音)

——日本民间歌谣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尤注意于求富,繁殖物产、保护本国物产为先务,观其学校,分门别类,亦骎骎(音qīn,比喻事业蒸蒸日上)乎有富强之势。

——黄遵宪

(1)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日本民间歌谣产生的背景是什么?所描述的事件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呈现“富强之势”的原因及其结果。

 

查看答案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追求飘逸的魏晋风度的形成;二是胡汉服饰的双向互动。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士人领袖们都穿着十分宽大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达不羁的神情。

——中新网

(1)材料一反映了魏晋时期怎样的社会现实?

材料二经历了唐代的绚丽之后,服饰在宋代走向了质朴、洁净和自然。上至贵族、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服饰都以儒雅为尚。男子的日常服饰十分质朴,女装也突出强调含蓄温婉,明理雅致的女性气质。

——摘编自《华文教学通讯》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时期服饰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在描写那个时代(20世纪20年代)生活的电视剧《橘子红了》里面,乡下的秀禾还穿着传统宽衣大袖的袄裙,上海的嫣红已经是一袭及地的西式连衣长裙了。此时的着装可谓是毫无规矩。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女性服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服饰“毫无规矩”的原因。

 

查看答案

(本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

材料二中国明清时期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材料三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1)依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概括“人类精神的大觉醒”的含义,分析“人类精神的大觉醒”产生的共同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17、18世纪东西方思想发展的共同点并分析出现这种共同思想的原因。分别概述这两种思想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外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 欧共体的出现    B. 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