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大将军周亚夫因从官营手工业的官署购买了五百套皇室用作葬器的甲盾,遭汉景帝的治罪。汉景帝治罪周亚夫的主要罪名可能是:
A. 违背国家禁止厚葬的规定
B. 违背皇家专用产品不许作为商品出售的规定
C. 泄露了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D. 违背了只有皇帝才能享受官营手工业产品的规定
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 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 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 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A. 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 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 )
A. 生产工具的改进 B. 自然环境的变化
C. 耕作经验的丰富 D. 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容闳是耶鲁大学第一位中国毕业生。1868年,容闳正式提出“派遣留学生计划”,即“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国家储蓄人材。派遣之法,初次可定一百二十名学额以试行之。此百二人中,又分为四批,按年递派,每年派送三十人。留学期限定为十五年。学生年龄,须以十二岁至十四岁为度。视第一、第二批学生出洋留学著有成效,则以后即永定为例,每年派出此数。派出时并须以汉文教习。至学生在外国膳宿入学等事,当另设学生监督二人以管理之。此项留学经费,可于上海关税项下,提拨数成以充之。”
——摘编自陈经兴《容闳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是容闳毕生的追求。容闳全身心倾注于教育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为社会转型提供一批栋梁之材;洋务运动期间,被曾国藩委以全权,引入“制器之器”,为近代机器制造业奠基;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向太平军提出组建军队、培养海军、建立学校教育体系等七条改革;参与戊戌变法维新,促进辛亥革命,走在社会政治变革的前沿。
——摘编自李华兴《容闳:中国近化的卓越先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容闳“派遣留学生计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容闳在推进中国近代化方面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