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 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
B. 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关系发展商品生产
D.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比1920年减少690万公顷,只及1913年的85%。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
C.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D. 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
(英)呤喇《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1859年)我在街上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 B. 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D. 广州被辟为通商口岸
知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
A. 地区分布不平衡 B. 民族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军阀割据混战
在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它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这里的“时务”是指( )
A. 兴办民用工业 B. 创办军事工业
C.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9世纪中叶,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在当时主要表现为( )
A.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兴办工厂 B. 中国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 中国出现近代工业 D. 外商在华收购原料,倾销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