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两代)”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于是 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
A. 吏治废弛犯罪频发 B. 试图重建礼乐制度
C. 严刑酷法主观随意 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2016年,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编钟、琴瑟、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大量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文献记载因受编纂者主观影响而价值不大
B. 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多种史料相互印证
C. 出土文物证明刘贺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粗人
D. 史书上“荒淫无道”的记载是对刘贺的丑化
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个或七八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然而到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二三个或一二个县。有的州竟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政府管理不力 B.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D. 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秦代以后,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大都在歌颂君主圣明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贬损自己,上书一般都以“臣等昧死”“臣诚愚鄙”等开头。这说明
A. 孔孟礼的观念全面传承 B. “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普遍信条
C. 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 D. 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
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认为:“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该学派应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汉代,董仲舒强调“委身致命”、“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这种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明,汉代儒学( )
A. 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 B. 与先秦儒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C. 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 D. 是对先秦儒学的取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