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以后,美国逐渐推行“功绩制”,即通过考试考核的方法来选拔管理文官。1933年2月,罗斯福总统大力推行“政治庇护制”,即直接用政治手段直接任命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及学者为文官。材料可用来印证美国
A. 危机期间失业问题的严重 B. 摆脱经济危机的迫切性
C. 行政权不受立法权的制约 D. 国家干预取代自由放任
造成下表中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年代 | 1600 | 1670 | 1750 | 1801 | 1851 | 1861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8.25 | 13.5 | 21.0 | 27.5 | 51.0 | 62.3 |
A. 工厂制度的确立
B. 股份公司的确立
C. 电力的广泛应用
D. 交通工具的变革
皖系军阀徐树铮访问法国期间,在巴黎宴请宾客,席间致辞:“今晚所备菜肴皆菲薄粗鄙,不堪招待。”酒店经理听后认为这是对酒店的侮辱,蓄意损害其名誉,于是提起诉讼。这一事件从本质上反映了
A. 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明显区别
B. 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
C. 守旧势力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
D. 近代中国国际地位低下
我国供应粮油等的票证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产物,一直到1993年才退出流通。然而,凭票供应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在二战中,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都曾凭票配给一些生活必需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在二战中放弃了市场而实行计划经济
B. 欧美国家此举旨在刺激社会消费
C. 票证是物质匮乏的产物而非计划经济特有
D.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新中国初期(1949~1956年),百废待兴,国家贫困、技术落后,全国仅有两个化肥厂,几乎没有任何农业机械设备,缺乏驱动水泵的电力或小型发动机,这些现状意味着只有期望农业和农民来实现工业现代化了。这说明
A. “一五”计划农业发展落后
B. 三大改造任务已全面完成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D. 农业支持工业有其必然性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指出:“关于国民经济建设……应当是有计划的有统制的建设,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此计划
A. 为经济的自由发展创造机会
B.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利用国家力量发展民族经济
D. 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