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记载,曲周县一个农民因自己的父亲生病,便杀牛进行祭祀,祈祷其父可以痊愈,结果被县令判了死刑。而太守陈矫却认为,此人是真正的孝子,于是特意上表请求赦免他。这说明当时
A. 儒家文化影响行政管理
B. 孝悌观念已被普遍接受
C. 地方权力过大不便管理
D. 政府对农业重视程度不够
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
A. 孔子
B. 韩非子
C. 老子
D. 墨子
春秋战国时期,孝的对象由西周时期的“神祖考妣”转变为“父”,表现形式由西周时期的祭祀变为相对简单的“养”、“敬”。秦汉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孝的表现形式是日常生活中相对具体的“养”、“敬”、“顺”等。这一变化反映出
A. 人们生活中心发生一定变化
B. 父系血缘权威开始得到重视
C. 宗法血缘关系日益走向崩溃
D. 儒家伦理道德成为正统观念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 清除侨寇残余势力 B. 开放海禁政策
C. 对福建人剿抚并重 D. 采取富民政策
1080年,宋朝政府正式修订颁布《广州市舶条法》。这是中国最早的涉外经济立法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进出口贸易成文法规之一。它的颁布
A. 说明当时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
B. 反映了国家开始管理海外贸易
C. 保证了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垄断
D. 促进了广州海内外贸易繁荣
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
B. 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
C. 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
D. 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