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法国作家纪德写了《从苏联归来》一书,书中有一个苏联大学生在谈到学习外语的感受时说:“几年以前,德国和美国还有几点可以给我们学习,但现在我们无需向外国人学习什么了。那么,说外国话有什么用处呢?”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 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的民族自豪感
B. 高度集中体制下民众的盲目自满心态
C. 减少对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世界的依赖
D. 成功地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这一事件说明
A. 议会对内阁首相失去制约力
B. 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
C. 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完善
D. 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
公元前415年初,雅典公民大会就是否出兵远征西西进行表决,在大多数赞成少数反对的情况下通过了出兵决议,结果大败而回,帝国从此由盛而衰,这说明
A. 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B. 希腊民主制在雅典的完美体现
C. 直接民主易导致群体非理性决策 D. 决议有利于雅典向海外扩张
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反映出
A. 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
B. 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
C. 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D. 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 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 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 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 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这反映了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 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
C. 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 D. 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