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记载:“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
A. 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 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 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 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
材料二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2)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三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方文化启蒙之浅析》
(3)材料三中18世纪西方出现了“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其中经济领域是指什么重大事件?综上所述,启蒙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次的战争(注:发生于1840—1842年)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现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与自由,我方则强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分别说明你对“两方面理由”的理解。
(2)为什么说“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3)你如何看待这次战争的实质,简述理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中“远征”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 B.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C. 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 D. 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
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其“失败”是指
A. 右倾投降主义在中共内部占了上风
B. 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 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刊登了下列表格,从表格中能够得出下列哪一历史结论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年代 | 阵亡人数 |
1937 | 125130 |
1938 | 249213 |
1939 | 169562 |
1940 | 339530 |
1941 | 144951 |
1942 | 87719 |
A. 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 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 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D. 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