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载: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这段铭文反映出
A. 井田制的盛行
B. 西周中期土地可以合法交换
C. 西周社会商品经济的水平高
D. 西周中期已经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
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清朝乾隆年间纪晓岚写了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本原因是( )
A. 儒家思想的影响 B. 宗法观念的根深蒂固
C. 中国人耕读传统习惯的影响 D. 小农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 精耕细作 B. 男耕女织
C. 千耦其耘 D. 集约经营
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该规定从实质上反映出( )
A. 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B. 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 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 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明代监察“组织之密、职权之广、权威之重、委寄之深,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但有十位御史或事中因弹劾内阁首辅严嵩,不是被贬、除名、下狱,就是被廷杖打死.....最终严嵩则被明世宗削职为民,所有家产被抄没。这说明
A. 内阁在当时操控了监察系统 B. 明朝时期的监察制度名存实亡
C. 当时内阁与监察机构权责不明 D. 专制下的监察效果取决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