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上海近代报纸,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来中国的西方教会和传教士创...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上海近代报纸,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来中国的西方教会和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教会报纸。这些办给中国人看的教会报纸,主要是传教布道,报道宗教活动,也兼有宣扬西方政治制度、道德观念和炫耀科学文明的意图,带有殖民主义色彩。19世纪60年代后,由于外商报纸的兴办和发展,逐步取代教会报纸,在上海独占市场。

材料二

在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和发展过程中,随着西学东渐和本篇已经阐述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促使下,中国近代印刷业出现了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吸引了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及其资本的投入。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开办的《申报》馆了。前已述及,英商美查来中国经商,始作洋布和茶叶生意,因经营不善而无利可图,遂欲改弦 更张,另谋它业。当时见报业兴隆,便同他的朋友伍毕特(C·Wood Word)、普莱亚((W·B· Pryer)、麦基洛(J·Mackllap)集资白银1600两,购买了铅字及印刷设备、办起了声名显赫的《申报》馆。美查创办的《申报》馆,除《申报》外,还印刷了《申报馆聚珍版 丛书》。丛书分正、续、余三集,收书多达二百种。

材料三

下图为《申报》馆外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50年代出现外国人办报热主要有哪些人?办报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办报人的身份有什么变化?1872年《申报》载文说“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起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由此推断《申报》的内容应该有什么特色?

(3)根据材料三分析 《申报》馆的建筑特点,并分析出现该建筑风格的原因。

 

(1)教会和教士创办为主。目的是传教布道,报道宗教活动,也兼有宣扬西方政治制度、道德观念和炫耀科学文明的意图,带有殖民主义色彩。 (2)以外国商人为主。以新闻为主,讲求报道的真实性。 (3)中西合璧的特色,俗称两层小洋房。原因是1840年以后,外国人来华居住,带来了全新的居住文化,西式建筑逐步增多。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来中国的西方教会和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教会报纸”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教会和教士创办的角度分析19世纪50年代出现外国人办报热主要有哪些人。再据材料一“这些办给中国人看的教会报纸,主要是传教布道,报道宗教活动,也兼有宣扬西方政治制度、道德观念和炫耀科学文明的意图,带有殖民主义色彩”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传教布道、宣扬西方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炫耀科学文明等方面回答办报的目的是什么。 (2)本题据材料二“吸引了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及其资本的投入。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开办的《申报》馆了”即可从外国商人为主的角度回答办报人的身份有什么变化。再据材料“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起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新闻为主、报道的真实性等方面推断《申报》的内容有什么特色。 (3)本题根据材料三图片“《申报》馆外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西合璧的角度分析 《申报》馆的建筑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外国人来华、居住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出现该建筑风格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61年春,安徽在一些地区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在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农村作了试点工作。实行生产责任制要求做到“五统一”,即生产计划、大农活安排、抗旱、用水和分配方面的统一。

材料二:1962年,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在《关于农村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经营管理中的混乱,是造成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克服平均主义,必须有严格的生产责任制。

材料三:1979年1月,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队18个农户搞起了大包干,率先敲响了农村改革的鼓点。从此以后,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国普遍实行。当时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一类是包工包产,联产计酬(可包干到户)。后来全国主要采用把土地包干到户经营,不定额,不计酬,不统一分配,有人形象地称为“自负盈亏”。

请完成: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与1979年以后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有何异同。

(3)20世纪60年代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刚刚实行就被批判为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尖锐斗争的表现”。1979年农业生产责任制实行后,有人说中国农村又恢复到农业合作化以前的状况,中国农村必然两极分化,地主阶级将再次出现,剥削制度将在农村复辟。请简要评述上述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

 

查看答案

电话从西方传入中国是在

A. 晚清时期    B. 民国初年    C. 国民政府时期    D. 新中国成立后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前夕,由中国人设计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及其设计者是

A. 詹天佑    B. 李善兰    C. 冯如    D. 严复

 

查看答案

现代化交通工具在中国出现最早的是( )

A. 公共汽车    B. 有轨电车    C. 民航飞机    D. 电气化铁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