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这些决策有利于
A. 改变农村所有制结构
B. 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C. 深入推进“大跃进”运动
D. 扭转当时农村经济形势
从1950年到1951年,新中国不仅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四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促成上述外交成就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是
A. “一边倒”意识形态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1913年2月13日,某县议会议长在私人日记中写道:“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八日:阖邑之人仍推予充本县议会之议长……若峻辞不往,势必失邑人之望,一应其请,久必招众之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共和体制逐步被民众所认同 B. 基层政权组织思想成分复杂
C. 清朝帝王年号仍被允许使用 D. 底层民众不满民主共和体制
对下表中数据(单位:万元)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年份 | 工业总产值 | 手工业产值 | 占比重% | 机器工业产值 | 占比重% |
1920 | 550345.6 | 462058.6 | 83.96 | 88287 | 16.04 |
1933 | 653961.3 | 435343.7 | 66.57 | 218617.6 | 33.43 |
A. 机器生产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有主要的地位
B. 手工业生产是近代中国工业品生产的主要承担者
C. 近代中国工业产值的增长主要归于手工业的发展
D. 近代中国社会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生产方式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颂:“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这反映当时
A. 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 B. 手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C. 对外贸易发达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
A. 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 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
C. 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D. 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