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

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这从侧面反映出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

 

C 【解析】题目中的信息是分封,而且指出了变化:明朝时分封的诸侯王到封地去居住,而清朝的分封大都是礼节性的且被封的人一律在京居住。这体现了对所封的诸侯王控制加强,从而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本题应选C项,不选D项。题目中未涉及君权的强化,不选A项;B项中“徒具其名”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明清分封的王仍拥有一些特权,而且,传统的分封制早已崩溃,不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

材料四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并概括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的演变。

(2)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和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材料二  汉之刺史、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自辟”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郡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大致经过“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隋唐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秦汉时期相比,其最大特点是

A.选拔官员受到世家大族的影响

B.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C.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选拔官员

D.以品德素养为标准选拔官员

 

查看答案

某古代史书记载:“甲戍,命浙江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应是

A.《汉书》               B.《史记》    

C.《宋史》             D.《元史》

 

查看答案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如果被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便于对权力进行约束                   

D.君主有效地控制了臣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