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体系。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二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 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选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时,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1)据材料一分析“寡人”指的是谁?涉及他创建的有哪些重要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推行的这一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
(3)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试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归纳其中最主要的两大矛盾。由汉到明清,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山东布政使储蜒、张海,按察使刘本等坐纵盗诛。”
——摘自《明史》
“凡官吏受财者,计赃科断。”“风宪官吏受财及于所按治去处求索借贷人财物,若卖买多取价利及受馈送之类,各加其余官吏罪二等。”“凡牧民之官失于抚字,非法行事,激变良民,因而聚众反叛,失陷城池者,斩。”
——摘自《明律·兵律》
材料二 朱元璋说:“从前我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立法禁,凡遇官吏贪污蠢害百姓的,决不宽恕。”
——摘自《明太祖实录》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初吏治的特点,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这样规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朱元璋的思想并分析其吏治措施的积极作用。
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皇权不断加强的过程,图示中的空白处应该是
A.外朝
B.军机处
C.六部
D.枢密院
同是康熙帝的左膀右臂的重臣明珠、索额图曾被称为“明相”、“索相”,其实际职务应为
A.丞相 B.宰相
C.内阁大学士 D.军机大臣
对下表中清朝军机处职能(部分)的表述,正确的是
1.发折 | 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大臣 | 4.述旨 | 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 |
2.接折 | 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 | 5.过朱 | 皇帝朱笔改定奏折 |
3.见面 | 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 | 6.交发 | 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
A.参与议政
B.监察百官
C.参与决策
D.遵旨承办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