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7年山东济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

(2017年山东济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然事实上,所谓官僚阶级,总是以自利为先,国事为后的。无以防之,势必至于泛滥不可收拾。所以防弊之法,论者虽不以为然,然事实上卒不能废,且只有日益严密。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九品中正制的用人标准,并分析唐代“自由竞选”的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元朝对行省官员采取的“防弊之法”及其对政府运作的积极作用。

 

(1)标准:德才、门第。 进步:具有开放性、相对公平公正、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2)防弊之法:行省官员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省官互迁等。 作用:有利于官员规范执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得出九品中正制选拔的标准是门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下除了门第还要根据人的德才;第二小问,根据“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参加中央之考试”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具有开放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是指科举制,回答科举制的进步之处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行省官员的任命、监督等角度进行思考;第二小问,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河南南阳高一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初年主要的诸侯国

材料二  《荀子》记载周初分封71国中,姬姓诸侯国所占比例。

材料三  宜侯矢铜簋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

(1)依据上述材料,描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分封制对西周的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后世的统治者可以仿效西周分封治国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是古代中国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材料二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唐沿隋制。宋朝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从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

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后代的丞相之间的不同。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分析宰相制度诞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隋朝以后宰相制度发生的变化。概括其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以后宰相制度进入衰亡期的主要原因。宰相被废除对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政治形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材料四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两种制度?这两种制度各有何特点?

(2)材料一、二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制度是什么,并简要说明它与前两个制度的关系。

5.

查看答案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查看答案

(2017年江苏卷)《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