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联邦政府成立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当市场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就从农产品计划参与者那里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市场价格,反之则通过抛售农产品平抑市场价格。发放无追索权贷款和储备剩余农产品构成常平仓计划的主要内容。同时1938年农业调整法还规定农作物保险计划,当农作物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农业生产者能得到一定的赔偿金。
——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
材料三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和个体小农业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社会主义事业不能长期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否则,总有一天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崩溃。
——《斯大林选集》下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受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分别指出罗斯福和斯大林农业政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的影响。
(3)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农业政策有何相同点?二者的农业政策对我们深化改革有何启示?
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面对新形势要求,中国将坚持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新形势”反映了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特点是
A. “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强
B. 南北差距的加大,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
C. 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 极端恐怖主义的存在,金融危机的持续
1967年欧共体成立,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元问世。同时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也即将组成,欧洲政治、经济和军事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强。这有利于构建
A. 区域统一的世界
B. 多元并存的世界
C. 欧洲协作的世界
D. 欧美均衡的世界
漫画能够形象地反映历史事件,如图漫画形象地说明了
A. 英镑与美元争夺世界货币中心地位
B. 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急需建立
C. 对世界经济霸权的争夺日益激烈
D. 新的世界货币体系正在孕育之中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箭头”比喻上海浦东地区,把上海浦东比喻为“箭头”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海浦东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位置
B. 开放浦东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战略的体现
C. 上海开放时间早,经济基础好、整体实力强
D. 上海是近代以来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C. 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D. 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