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56年到1959年我国市镇人口变化表.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
B.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C. 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针的推动
D. 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1955年9月,陈云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须的设备和原料。这说明建国初期中国( )
A. 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 B. 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
C. 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 D. 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
如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这表明( )
A.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 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 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 D.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1931年,在革命形势和中共的任务问题上,党内有些人继续强调全国性的“革命高潮”,党在全国范围的“进攻路线”,争取实现“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这种想法
A. 基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成果 B. 反映出城市中心论兴起
C. 是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延续 D. 误判了当时革命的形势
“五四”之后,经历了现代新文化的洗礼,大陆思想界掀起了持续的反儒学运动,庄子哲学因此也受到牵连。庄子哲学因此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障碍而受到来自自由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9这表明当时的文化运动
A. 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B. 批判重于反省 C. 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D. 注重文化融合
1895年,九江口的海关报告称“内地人民有尽用洋纱织成土布款式,取其工省,而价值亦较土棉纱为廉,且较买市肆洋布较为便宜。”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扩大 B.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民众对外国经济侵略的自觉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