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文主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文主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创作成为欧洲的巅峰。莎士比亚创作的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经济的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为莎士比亚安心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同时,伊丽莎白女王还是一位十分宽容的女王,对莎士比亚当时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挠.反而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

材料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中西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堪称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

受到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牡丹亭》“以情反理”,抒发了杜丽娘出自本性的热爱自然与青春,追求幸福和美好的纯真感情,憧憬了人的生命的完美现实。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反对神,关注普通人的社会生活,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及其故事搬上舞台,热情讴歌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以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为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和时代脉动,是士大夫文化的深入拓展,影响力因而也局限于文人圈。莎士比亚的作品则代表了市民文化,题材包罗万象,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堪称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注目与喜爱。

汤显祖运用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广大普通民众却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俾语,古谚语、滑稽隐语等,通俗易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之处。

 

(1)有利社会条件: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国家富强、稳定,有利于戏剧创作;伊丽莎白女王的宽容和支持。 (2)同:都注重对人和人性的表达;都是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 不同:内容与主题不同:汤显祖的作品主要受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 题材范围不同:汤显祖的作品题材范围狭窄,代表士大夫文化,影响有限,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包罗万象,代表市民文化,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 创作语言不同:汤显祖的作品遵循戏曲规范进行创作,属于雅文化,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市井俚语,通俗易懂。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主要包括思想条件即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济条件即国家繁荣富强、统治者的宽松政策。 (2)汤显祖是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的代表,所以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相同之处是均肯定人和人性之类的答案。从材料二的具体内容来看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不同之处主要从内容不同、题材范围宽窄不同以及语言风格的不同等多方面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薛福成在谈论轮船招商局时说,商办固然比官办好,但如果单独由民间自办,又恐商情之相轧也,则督以大员而齐其政令;恐商利之未饶也,则酌拔漕粮而弭其缺乏,所以,官督还是必要的。郑观应主张“决胜于商战”,强调“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而后战本固,战力好也。”他说:“第商务之战.既应藉官为护持,而工艺之兴,尤必藉官权为振作”,‘造作则借官率以兴创之”。对于采矿业,他认为,“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更必须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商招殷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宫稽查以征税.亦不得分外诛求”,于是“上下相维,二弊俱去”。

——宋美云等《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

材料二苏俄(联)政府从新经济政策初期的被动容忍私人资本主义存在,逐渐转变为主动地适当地利用和发展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1921年12月政府作出决定: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不论是否己被国家接管,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1921年—1922年,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1922年3月成立17个公私合营企业。直到192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多达257个,到了年底,资本主义企业占了全国总数数的88.5%.

——李冠乾《苏联史研究》

(1)材料一中的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经营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提出此经营方式的理由。

(2)材料一、二中有关经营方式的阐述有何相同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联)政府大力发展私营企业的意义。

 

查看答案

新功能主义者预测,超国家组织的存在及其成功,将激励原本抱怀疑态度的社会群体接受欧盟或欧共体。材料表明

A. 欧盟被社会群体完全接受    B. 超国家组织有利于经济区域化

C. 欧盟已改变国际关系格局    D. 欧共体成员国已失去国家主权

 

查看答案

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战略迷雾”,一条连通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投入使用。这条热线

A. 导致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B. 有利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C. 改变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    D. 体现出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

 

查看答案

1984到1991年间,中国国内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卖方市场,只要厂家生产出来,就很容易卖得出去。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出现了一波自主创业的高潮,私营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神话。据此可知,这—时期

A. 市场经济目标提出激发创业积极性    B. 缓和国内供需矛盾是改革的重要目标

C. 政府开始调整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物资匮乏迫使中央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大国关系图,其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读图,可知甲乙丙分别指

A. .中国、美国、苏联

B. 英国、美国、苏联

C. 中国、苏联、美国

D. 美国、中国、苏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