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世纪,雅典官员在任职前要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还要在一年的任期内接受公民大会10次的信任投票,在任期结束时还要接受账目审计。这些规定直接作用是( )
A. 维护民主制度 B. 体现法治精神
C. 实现轮番而治 D. 防止权力滥用
古代雅典社会曾流行一句俗语,“请勿就部落论事”。这一句话深刻体现了雅典人心系城邦的公民精神。与此俗语流行直接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A. 推行财产等级制度
B.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 实行分区选举制度
D. 发放公民“观剧津贴”
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雅典陪审法庭通过民主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临刑前,苏格拉底说:“我是被国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应有的效率和权威。”材料最能说明( )
A. 苏格拉底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的局限 B. 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导致权力泛滥
C. 苏格拉底的反叛精神和蔑视法律的态度 D. 雅典政治民主是法律公正的保障
在古希腊语中,"人民"主要指公民;美国宪法起草时所用的“人民”一词原义极为狭窄;光荣革命后,有些英国作者所说的“人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于希特勒而言,则只有纯雅利安人才是真正的“人民”。由此可知“人民”一词
A. 范围随时代发展而扩大 B. 内涵具有较强不确定性
C. 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D. 是民主制度发展的产物
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这反映了古希腊
A. 提倡民主排斥专制
B. 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
C. 注重法治反对人治
D. 具有民主与人文精神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经学有“南学”“北学”之分,“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各自以不同方式推动经学向前发展。隋末农民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许多经学师尊或遇难身亡,或逃遁荒鄙担任教授,儒经的教授传习也由滔滔洪波转为涓涓溪流。唐高祖、唐太宗时,礼遇儒士,习儒谙经蔚为风气。但是,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这和唐皇朝一统宇内,力求思想文化趋同如一的国策是相违背的;同时,唐太宗看到儒学典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令中书侍郎颜师古在秘书省考定“五经”(《春秋》、《诗经》、《周易》、《礼》、《尚书》),对“五经”中讹缺的文字详作订正,书成后奏上。为使该书获得时人承认,太宗召集当时名学硕儒重新论对。颜师古所作五经《定本》多引晋、宋以来的江南传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十一月,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颜师古考定“五经”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颜师古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