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其中,教师选定教材中的内容,指定相关参考书籍进行探究学习的文献法是适合高中生的探究方式之一。
下面是某位历史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课题与参考书目: 探究课题: 深入探究欧洲启蒙运动
参考书目 | 作者 | 出版社 |
《文艺复兴史纲》 | 陈小川 | 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国大革命史》 | 马蒂厄 | 商务印书馆 |
《美国建国简史1——独立宣言:渴望自由的心声》 | 玛丽·莫斯特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美国建国简史2——美国宪法:实现良治的基础》 | 玛丽·莫斯特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 陈来 | 商务印书馆 |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 詹姆斯·施密特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请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以及参考书目,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教师预设的探究角度并说明理由。(要求:指出2个探究角度,逻辑清晰,理由充分,史论结合。)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密认为,美洲及东印度通路被发现以后,……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它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遥远的地方,作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体。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启世界历史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欧洲人的“优越势力”?
材料二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使对世界事务不甚了解的人也会有一种模糊的印象,即英国走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但正是这个不爱走极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
——钱乘三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说明近代英国“独待的发展方式”,并指出英国是如何为现代世界其定基石的。
材料三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美国政治制度是如何体现“有衡”的。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两个规定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两国宪法都彰显共和主义思想 B. 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
C. 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 D. 法德代议制形式有别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有关该条约在以下四国正式生效符合程序的是
A. 美国总统批准而无需国会同意
B. 英国上议院和下议院共同批准
C. 德意志帝国帝国议会最后批准
D. 法国总统批准而无需国会同意
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而参议员任期是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A. 充分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B. 防止立法工作草率从事
C. 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政策的延续性
D. 兼顾大州和小州的利益
1876年12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立即拉直嗓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西蒙这样说,折射出当时法国
A. 总理与皇帝共掌行政权
B. 保守派与共和派斗争激烈
C. 共和派在两院都占据压倒性优势
D. 议会两院的政治立场已趋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