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 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B 【解析】试题分析:从时间和地理位置看,完成重要塞区建设以及构筑工事,是做好对日抗战的准备工作,故答案为C。A项从地理位置上看不符合,沿海和华北并不是当时反蒋激烈的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不符合“围剿”红军的目的,红军主要是在华南和西北活动,排除B;D项从材料看不出国民政府有这样的目的。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抗战的准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氏、方志敏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这是小明同学看过毛泽东诗集选后的摘录,请你判断上述摘录的内容所属的历史时期是

A. 国民革命运动    B. 国共十年对峙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斗争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是

A.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 必须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 必须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查看答案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义和团运动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查看答案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 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 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查看答案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 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