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7年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挤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以成熟的姿态面对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被后人誉为“首次被发展中国家宣布进行南南合作的会议”,其意义不仅体现于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上更是意义深远,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通过此次会议,在非洲大陆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沐涛《再论现代中非关系》

材料二

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作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鸽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

——顾骏教授在上海大学的演讲《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材料三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 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触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边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 建设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竖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

——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记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等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会议” 召开于哪一年? 如何理“其意义不仅体现于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上更是意义深远”?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开始“主动向世界开放”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逐步向世界开放”的具体做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世纪的外交政策具有哪些特点?有人称“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1)时间:1955年 理【解析】 ①新中国打开中非交往的新局面,形成与亚非独立国家的建交高潮; ②鼓舞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斗争,增进各国人民友好合作; ③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掀起不结盟运动,冲击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 (2)标志:改革开放 做法:接受不结盟政策,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参加APEC会议,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推动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建立; 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等。 (3)特点:充分开展区域合作;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坚持开放合作; 坚持和谐包容; 坚持市场运作; 坚持互利共赢等。 看法: 例1:“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二者有一定的相同点。 ① “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都以“走出去”为核心; ②都采用资金扶持的模式; ③都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的重点; ④都重视金融货币上的合作等。 例2:“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二者存在本质区别。 ①“一带一路”产生于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遵循平等,追求互利,各国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建发展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谋求互利共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②而“马歇尔计划”产生于冷战时期,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事实上造成了美国控制西欧和西欧依附美国的局面。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的参加下,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全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材料一中的“会议”是亚非会议,召开于1955年;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与亚非国家的建交、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不结盟运动、冲击两极格局等方面回答如何理“其意义不仅体现于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在新中国对外关系史上更是意义深远”。 (2)本题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即可指出中国开始“主动向世界开放”的标志是改革开放。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不结盟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多边外交活动、加入世贸组织等方面分析中国逐步向世界开放”的具体做法。 (3)本题根据材料三“共商、共享、共建原则;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竖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区域合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放合作、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等方面概括中国新世纪的外交政策具有哪些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对“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这一观点回答看法,例如:“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二者存在本质区别。可以从时代主题、互利共赢、区域经济发展、冷战时期、意识形态色彩等方面加以阐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权力的分割与分立,是中外敢治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的政体有着非常明确的分权意识。宰相的权力被多个机构分割……政权归于君主。治理权归于宰相。君主的权责是任命宰相,宰相的权责是组阁.治理天下。君主与宰相“各有职业.不可相侵”:君主若是侵夺宰相之职权.则属违制,.将受到群臣抗议……”

  宋人将“执政”与“台谏”对举:“天下之事,一切委之执政”;“一旦谏官列其罪,御史数其失,虽元老名儒上所眷礼者,亦称病而赐罢”;.;君主则居于超然地位,“常使两者之势适平,足以相制,.而不足以相胜”。如是,“人主可以弁冕端委而无所事”。

  材料二      美国的联邦党人是近代分权理论的最终完成者,清教徒们创立了他们引以为傲的复合共和制的国家制度。他们吸收并改造了洛克“人民最高权力”理论,将人民的权力与政府的权力分开,坚持国家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本质上是有限的。在法律上他们把人民所赋予的国家权力分为两部分:联邦权力和各州权力。他们认为联邦的权力是各州权力的让渡,宪法“无明文规定即为终止”,是有限的;就联邦权力而言,他们以职能、机构、人员为基础进行丁划分,以达到制约之目的。

(l)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政体“分权意识”的表现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联邦党人是如何“改造了洛克‘人民最高权力’理论”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政体与美国分权体制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下图是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中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A. “冷战”背景下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B. 北约与华约己经进入战争状态

C. 欧洲已经基本实现联合状态    D. 世界格局巳由两级转变为多级

 

查看答案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找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

A.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热    B. 标志着新中国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 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    D. 体现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查看答案

冷战时期,中、苏、美三大国在许多问题上是针鋒相对的。但在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这一问题上. 却心照不宣地严守机密,而且一守就是好几十年。这一“心照不

宣”的主要原因是

A. 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B. 三国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C. 促使冷战局势的缓和    D. 避免世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查看答案

2013年I月6日.美国举行了前总统尼克松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尼克松的长女帕特里夏认为,尼克松的真正遗产是倡导自由。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材料中尼克松“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的做法

A. 为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打下坚实基础    B. 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促使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使中苏关系逐步走向恶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