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关于嬴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

下列关于嬴政改“王”而称“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 表明嬴正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 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 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B 【解析】这是否定题。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B说法有误,答案选B。根据所学知识,A、C、D说法都是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周礼的本质意义是

A. 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 维护分封宗法制的工具

C. 是一种等级制度    D. 周王惩罚贵族的制度

 

查看答案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查看答案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 《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 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 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查看答案

《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甲师移之。”该材料反映了

A. 周王室对诸侯失控

B. 周初的分封制

C.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 战国时兼并战争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辜鸿铭.1857年出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字汤生,号立诚.彼称为“清末怪态”。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是教英国文学的教员.却头戴红项瓜皮小帽.身穿长袍马褂.脚登双梁中式鞋。辜鸿铭当初是最先剪辫子的人.辛亥革命以后反而蓄发留辫,整个一位“前清遗民”。他精通10余种外语,发音之纯正.连该语种国人也感到惊讶,.他还从19世纪80年代起.花了20年时间.把中国古典十三经中的十部翻译成英文.然而平时讲课和谈话.张口就是“子曰诗云”。他喝洋墨水最多.1870年前后,即13岁就出国留学. 1885年正式回国,自称是“中国受过欧洲教育的人中资格最老的一个”,然而回国以后却变为思想最“守旧”的卫道士,他反对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力主尊孔读经,公然说:.“现在社会大乱,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君主”。他十分热悉西方文明,然而却从中得出结论:“欧洲人所热切希望并极力去实现的民主主义文明.就是我们中国人两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东西”,他狂热地赞美中国封建社会“落后丑恶的东西,如一夫多妻制、纳妾现象、女人缠足等。

——踢冯建辉《命运与使命: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世纪回眸》

(1)根据材料.分析“清末怪杰” 辜鸿铭的“怪”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辜鸿铭的行为与思想主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