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 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 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自秦以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以皇权为核心
B. 皇帝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
C. 随着皇权的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D. 直到清代才建立起完善的中央权力机构
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A. 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 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 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 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
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说明了( )
A. 丞相权力增大 B. 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D. 体现了任人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