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C.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

D.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D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监察制度。根据“御史人君耳目”可知监察权并不是独立于行政权之外,故排除A;监察御史受御史大夫节制,故排除B;根据“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可知,唐代监察官员各自独立奏事,并非分工混乱,故排除C;材料“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体现了唐代监察官员独立奏事的传统,故选D。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1)概况 ①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②发展于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③完善于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 ④强化于明清: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明清设有监察机构——都察院。 (2)评价 ①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②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时期

 

查看答案

钱穆在其书中写:“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自己觉得难为情,故他装置诏赦的风带,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赦’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改封墨赦’。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材料主要说明

A.唐朝皇权受到中书门下两省的制约,已经不具备专制的特征

B.民主的意识深入到唐朝各层级政府

C.唐朝的皇帝专制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

D.中国的皇权专制直到清朝才真正实现

 

查看答案

《颜氏家训》中曰:“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旅寄居异乡,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拨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馀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材料反映的是

A.士族不学无术腐朽无能的现象

B.庶族逐渐崛起而替代士族地位

C.士族可凭借门第世代把持政权

D.士族阶层由兴起到消亡的过程

 

查看答案

有史学家认为,“汉朝的宰相是颇有实权的。全国的政治,都以相府为总汇……自霍光秉政,自领尚书,宰相都用年老无气和自己的私人,政事悉由宫中而出,遂不能有正色立朝之臣。”上述材料反映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A.汉武帝初设中朝制度起到了加强专制皇权的作用

B.尚书省作为三省之一主要掌握政府行政之执行权

C.皇权的加强和相权的削弱反映古代政治发展趋势

D.相权的削弱是导致西汉后期政治腐败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

(2017年江苏卷)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