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明初地方分设三司掌管和负责,并且直属六部,这样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对于地方的控制过严过死。“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巡抚的出现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能够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巡抚是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集中了地方权力,但并没有扩大地方权力,所以A项说法不正确;巡抚的出现主要是集中地方权力,并没有减少六部原有的权力,谈不上削弱六部权限,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在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地方要接受中央的领导,所以D项说法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新颖,从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入手,考查了考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自秦代废除分封制以来,经历了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变化。明初在地方分设三司本意是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这样的设置在削弱地方权力的同时也过度分散了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的协调发展,所以巡抚由临时性派遣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历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加强概括总结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查看答案

(2017年天津卷)“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查看答案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利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利受到制约

 

查看答案

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

A.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

B.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

C.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

D.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最快活”时,却极为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