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
B.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
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D.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明朝开国第一考,中进士的全是南方人,结果引发北方士子的强烈不满。朱元璋亲自督导彻查此案,结果并未发现科场舞弊,最后只能以增设北方士子恩科来平息骚动。这一事件反映了
A.科举制难以选拔实用型人才
B.科举制不利于教育公平
C.经济发展影响教育水平
D.专制体制容易引发科场舞弊
明朝初期举行“乡饮酒礼”时,饮宴之前要先读律令,还宣读刑部颁布的其他有关文件,并致训诫辞。有乡民若被全体与会者指擒为“顽民”,按情节可呈明政府,充军边疆。这反映明初
A.重视宣传法规以强化地方治理
B.乡村管理追求民主
C.政府注重宣扬宗族自治的思想
D.统治重心转向乡村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自西汉“独尊儒术”以后,孔子的地位扶摇直上。魏文帝下令孔庙,立“夫子像”;唐玄宗追封为“文宣王”;宋真宗加封为“玄圣文宣王”又谥“至圣文宣王”;元朝又加“大成”二字;但明世宗却下令撤两京及天下孔庙塑像,于是“废像设主”,降孔子为“先师”。这说明
A.受宋明理学影响
B.孔子地位急剧下降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西学冲击传统思想
《清史稿》感叹说:“任军机者,白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唐设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正一品,宋元基本仿此制)尚不及也。”这表明清代
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
B.军机大臣品级不断提高
C.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
D.亲王与大学士彼此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