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亚洲,日本通过自身制度的改造焕发出一股冲力,奇迹般地融入现代化浪潮中,并挤进列强行列,而其他国家则处于探索与阵痛阶段,为现代化付出更多的时间与代价.……日本的现代化成功,中国的现代化尝试却遭遇了失败.中国的现代化尝试是以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如果说洋务运动表现了对器物和技能层次现代化的追求,那么维新运动则表现了对政治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探索.
――钱乘旦《换个角度看历史》
材料二 论者日: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探之过蹙;失于急教,以自始蹉婆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跛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惭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自身制度的改造”是指什么?它对日本的影响如何?
(2)材料二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及“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关于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阐明你的看法。
(3)材料三梁启超为什么如此评价戊戌变法?
19世纪中期的日本、中国、俄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三国改革的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明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大陆推进了。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量及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体制,然后是皮毛。”
(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
(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大陆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3)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国变的“皮毛”是指什么。而日本先变的是“体制”,指出明治维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4)三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下列各项不能体现资产阶级维新派软弱的是
A. 拉拢掌握新建陆军的袁世凯
B. 竭力游说外国驻华公使和传教士
C. 奏请聘任伊藤博文为顾问
D. 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
新政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山西的近代工业开始起步。以上材料反映的正确信息是
A. 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 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 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 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
A. 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 B. 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C.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和决算 D. 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下列有关康有为成立保国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
B. 与民族危机加剧有关
C. 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 是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