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余英时认为:“理学家虽然以政治主体的‘共治者’自待,但毕竟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其强调宋明理学
A.突出格物致知的目的
B.确立三纲五常的地位
C.维护专制统治的本质
D.弘扬儒家思想的精神
1241年正月,南宋皇帝下诏,规定朱熹与孔子在孔庙一同受祭祀。这主要由于朱熹
A.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
B.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
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一生著述甚多,其中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是
A.《通鉴纲目》
B.《朱子全书》
C.《朱子节要》
D.《四书章句集注》
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社会经济的繁荣
B.三教合一的趋势
C.天理人欲观对立
D.佛学诗词的兴盛
公元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
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
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C.建立了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
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
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
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
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
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