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表明我国 ( )
A. 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
B. 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
C. 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
D. 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与统一
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 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 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的“柳”是指
A.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D. 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于昌明正在撰写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明末的江南,故事中的主角正为他的儿子准备上学堂的学费。张三不知道在这种情形下,主角应该使用何种货币。请您根据历史知识为张三判断最有可能的货币是
A. 纸钞 B. 金币 C. 银两 D. 布帛
我国有如下谚语:“及时刈艾(除去杂草)仓必满溢”“施粪如用药,适度为佳”“麻黄种麦,麦黄种麻”“深耕三尺三,来年必丰年”。这些谚语最能说明我国古代
A. 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B.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五谷丰登,生活舒适 D.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
材料二目前……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是小生产小私有者的生产关系,即所谓小农经济。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总结报告》1953年
材料三:1953—1977年中国的人口迁移(估计)
时期 | 流向 | 人数(百万) |
1953——1961年 | 农村至城市 | 39.24 |
1961——1977年 | 城市青年上山下乡 | 67.25 |
——薛风旋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党中央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上表人口迁移反映了1953——1977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什么状况?试分析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