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下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2)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3)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

 

(1)孟子:民本或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致良知”。 (2)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 (3)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 (4)剔除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过程。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寻找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答题的能力。 (1)由言论一中的信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知这应为战国时期孟子的民本思想;由言论二中的信息“天理存则人欲亡”可知这应为南宋时期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由言论三中的信息“‘良知’也”可知这应为明朝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思想。 (2)可从董仲舒新儒学中的“天人感应”“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这一角度组织答题。 (3)第一小问可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作答;第二小问可从明末清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作答。 (4)为开放性的探究题,注意要一分为二地全面看待传统儒学思想,切忌陷入片面化或绝对化的误区。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很关键,最后组织答案,语言要规范。问题中“根据材料”,即需要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结合所学知识”需要充分调动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信息,并整合一起解决需要回答的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西游记》讲述的内容发生在我国古代的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查看答案

活字印刷术发明于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查看答案

名画《清明上河图》是

A. 文人画

B. 风俗画

C. 宗教画

D. 油画

 

查看答案

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的是

A. 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

B. 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C. 注重气节、品德

D.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查看答案

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 内心世界

B. 自然规律

C. 社会规律

D. 天的意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