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3年开始,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副业生产和大规模垦荒等一系列措施,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是由于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赫鲁晓夫改革
C. 勃列日涅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战打开了苏联人的眼界,数百万穿着军装的苏联工人和农民走出国门后才发现,他们生活的“社会主义天堂”简直无法同“资本主义地狱”相比,甚至连战败国德国的生活水平也要高于战胜国苏联的生活水平。这表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合时宜
B. 新经济政策无法恢复国民经济
C. 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遭遇了危机
D. 苏联的农业与轻工业发展落后
在西方经济大萧条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说明
A.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积极影响
B. 计划经济优越于市场经济
C. 斯大林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D. 西方经济危机推动苏联经济的发展
1927年12月,联共(布)中央接连发出多个指令,要求加紧粮食收购工作,国家领导人甚至为此下到各地,但都无成效。当时不仅普通农民不卖粮,苏维埃及合作社机关也不出售自己的余粮。为此苏联政府
A. 降低粮食税的征收额 B. 实行余粮收集制
C. 把土地全部收归国有 D. 推行农业集体化
1921年7月,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二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这一政策
A. 使苏俄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B. 借助市场恢复和发展经济
C. 开辟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
D. 是政府向国内旧势力的妥协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 二月革命 B. 十月革命
C. 新经济政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