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右图)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至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 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 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形成
D. 日本的贸易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
乌托邦远在地平线上……无论我如何迈进,永远够不着它。那么,乌托邦为什么存在呢?它存在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们
A. 进行阶级斗争
B. 追求社会公平
C. 反对专制统治
D. 展开国际合作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A. “光荣革命”成功
B. 君主立宪制完善
C. “日不落”帝国建立
D. 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②①
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
直隶(含天津) | 江苏(含上海)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湖北 | 奉天 | 其余省份 |
58% | 19.82% | 5.37% | 4.22% | 3.96% | 2.56% | 2.43% | 2.43% | 1.21% |
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A. 封建自然经济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B. 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C. 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
D. 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据《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记载,鸦片战争后“自华人竞尚洋布,不特银钱流入外洋,即凡种棉织布纺纱之处,男女废工,民间骤少此一种进款,不免日渐贫乏。”
材料现象说明
A. 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入超
B. 传统自然经济走向了解体
C. 银贵钱贱加剧了农民贫困
D. 洋货已完全占据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