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治国而后天下平。
—【西汉】《札记》
材料二粱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材料一(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赞化,以安生民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祥,内阁会议先就来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三,概括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打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打开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材料中“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是指
A. 人们推翻封建统治,将封建统治者关进了监狱
B. 统治者失去了人身自由
C. 人们建立民主制度,限制统治者的权力
D. 人们解除了精神枷锁,获得思想解放
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彼特拉克的言论中蕴含的代表时代进步的倾向是
A. 强调讴歌和颂扬人本身
B. 人以外的事物的存在是不合理的
C. 主张进行宗教改革
D. 尘世是最美好的世界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B. “天地为万物之本”
C.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 “心外无物”
西汉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目的是劝说汉代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的迷信思想
④儒家思想维护着君主统治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